18666586101
近期,朋友圈突然多了一些奇特的賣布手段: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去年豬肉價格滿天飛漲的時候,不管是賣滌綸長絲、聚酯原料的、還是賣坯布面料的紡織人,都不約而同的打起了“二師兄”的主意,送豬肉二斤、三斤、甚至送整頭豬的營銷廣告層出不窮。
而現在送口罩的方式和送豬肉也是如出一轍。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剛開端,就出現了一只“黑天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疫情的爆發,讓口罩成了“網紅”產品,市場上一“罩”難求,口罩的價格從1塊多漲到了近5塊一只,價格翻了近300%。雖然,目前口罩企業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10%,口罩日產量已達5477萬只,預計2月底將達到1.8億只/天,但與整個市場的缺口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紡織企業買布送口罩的方式雖然營銷內容不乏噱頭,但這背后也充斥著布老板們對今年紡織行情的擔憂。
產能過剩始終是紡織市場的“頑疾”!
目前來看,市場上紡織企業已經在陸續復產之中,部分企業已經接到了新的訂單,部分企業的坯布甚至因市場產能未及預期的提升而有了漲價的勢頭。但這背后,更多的是由于疫情原因,之前的訂單都在積壓之中,現在企業開始復產,物流開始慢慢恢復,訂單就開始陸續下達。
因工人無法正常返崗,市場開機率偏低,據悉,目前盛澤地區噴水織機開機率在20%-30%、常熟地區經編平均開機率在20%附近水平、蕭紹地區圓機開機率在15%附近水平、海寧地區經編平均開機率在40%-50%、長興地區噴水織機平均開機率在10%-15%。這與往年同期時候的織機開機率有非常明顯的差距。
但這只是現階段的情況,等疫情一旦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提前結束,織造企業人員的返崗率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到時候織機的開機率自然也跟著上去了。因此,我們不能忘記前兩年織造市場外圍織機大幅興起導致的產能過剩對整個紡織市場影響多大:倒閉、減產、拋貨屢見不鮮,織造企業的庫存更是達到了近幾年的巔峰。從中國綢都網統計數據來看,織造企業2019年最高坯布庫存要達到43天左右。
而疫情只是目前對工人的返崗、坯布的出貨造成了影響,但瘋狂擴能后提升的織機數量依舊擺在那里,等開機率恢復正常之后,這些織機又將開始24小時運轉,屆時產能過剩的局面或將重演。
大牌企業損失慘重,廣州十三行無限期延遲開市,疫情已嚴重影響服裝企業!
對紡織企業來說,最影響其行情的必然要屬終端服裝市場。但由于此次疫情的影響,春節至現在,商場及各類線下服裝門店大部分依舊在休市之中,這對服裝企業春季服裝的銷量影響廣大。大牌企業在此次疫情中也不能幸免于難,更別說其它小型服裝企業和普通線下門店。
作為全國最大的一級批發市場之一--廣州十三行的復工情況也受到了紡織企業的關注。17日,廣州十三行再次發布通知:原定于2月21日啟市的計劃再推遲,具體啟市時間不定,視疫情情況另行通知。
十三行的無限期延市無疑給了檔口的服裝商沉重一擊,現在正是春裝熱賣的時機,服裝商壓在春裝上的資金從十幾萬到幾百萬都有,等過了疫情,春裝基本已經不再進貨,資金也被套牢了。曾有檔口老板表示休市的時間里,不少老板將損失上百萬。
十三行的情況只是當代服裝市場的一個縮影,但作為最大的一級批發市場之一,我們從中也不難看出,目前受疫情影響的服裝行業確實凄凄慘慘戚戚。本身近幾年服裝行情就遇冷,庫存高企,服裝企業下單方式都較為謹慎,多以“小批量、多批次”的模式。
現在加上疫情的影響,資金周轉困難,更加沒有更多的資金去購買下半年的面料,這對紡織行業直接造成了影響,這是其一。其二,春季服裝庫存積壓,產品難銷,疊加疫情期間居民收入不高,物流緩慢,對服裝這種非必要性的支出自然就減少了,導致春裝返單率不高,那么對面料的需求自然也隨后下降,春裝面料的銷售不及紡織企業的心理預期。紡織產業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面料銷售下降,不僅影響了坯布的銷售,進而也影響到染廠、后整理的行情。
不止是這些,疫情已在全球蔓延,韓國、日本、伊朗、意大利、加拿大、美國均已出現疫情感染者,而這些國家中每年都從中國進口大量的紡織品,它們的疫情不被控制,今年紡織市場的外貿形勢也必然更加嚴峻。
買布送口罩實則背后也是紡織人的心酸,做生意實在是太難了,在難的時候遇到更差的經濟環境,更是難上加難。
掃碼關注賽尼科 獲取更多印染紡織資訊
賽尼科:致力于紡織品手感風格開發,提供各項牢度解決方案,功能性產品工藝設計與提升,積極推動高濃縮助劑的實際應用。免費提供功能性紡織品整理難題技術方案,24小時咨詢熱線:18148619344(微信同號)。主要硅油系列有:冰感硅油、軟滑硅油、挺滑硅油、親水硅油、膚感硅油、絲光平滑硅油、奧代爾硅油、莫代爾硅油、增深硅油、嵌段硅油、三元共聚硅油刺毛硅油、錦棉羅馬滑彈硅油、 連體褲面料專用硅油、低聚物去除勻染劑、印花手感提升劑